为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,坚持“三全育人”理念,夯实铸魂育人核心使命;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,推动教学方法迭代升级;搭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,构建教学经验共享机制,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协同发展 ,临床医学院(全科医学院)内科及全科教研室于4月10日上午在新桥校区临床实训中心开展了《诊断学》的公开教学活动,4月14日上午在芙蓉路校区教东203教室开展了《诊断学基础》的公开教学活动。
《诊断学基础》公开课由张志老师主讲,授课内容为《黄疸、意识障碍》的临床表现。课堂上,张志老师围绕“黄疸”与“意识障碍”两大重要医学主题展开深入讲解,以丰富的临床案例与详实的理论知识,为学生们揭开疾病诊断的奥秘。课程中,张志老师从黄疸的病因分类、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层层剖析,详细解读了不同类型黄疸的鉴别要点。在意识障碍的讲解环节,他结合实际病例,生动阐述了意识障碍的分级、常见病因及诊断思路,帮助学生们系统掌握这两项诊断学核心内容,提升临床思维能力。此次公开课的开展,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诊断学知识的理解,更为其日后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。《诊断学》公开课由高鑫老师主讲,授课内容为消化系统常见症状,课程从病史采集切入,重点讲解恶心呕吐的反射机制、腹痛的诱因与疼痛性质、腹泻的分型鉴别等核心内容,结合典型临床病例,剖析上消化道出血黑便与下消化道出血血便的鉴别要点,以及黄疸伴随症状对病因诊断的提示意义。授课过程中,高鑫老师强调「症状- 体征 - 辅助检查」三位一体的诊断思维,通过对比胆囊炎与胆结石疼痛放射区域差异、胰腺炎与消化性溃疡腹痛特点等,引导学生掌握症状分析技巧,课堂教学效果良好。
在期初教研室工作会议中,全体教师围绕本学期公开课开展深入研讨。本次公开教学活动凭借多元的教学内容与创新的授课形式,取得良好教学成效。教师们一致认为,以真实临床案例为载体、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,有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,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与会教师期待持续推进此类教学实践,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供给,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。(撰稿:临床医学院 张志、高鑫;审稿、核稿:临床医学院 周卫凤、喻德富;编辑:党委宣传部 姜楠)